时间: 2024-04-29 09:08:50 | 作者; 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
广告投放量持续减少、读者纷纷转向屏阅读、发行量呈现下降趋势……纸质出版物正在遭受极为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因为专业性强等特点,读者群体与综合类期刊相比较为稳定。是否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尚未到危机时刻?业内人士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事实上,面对数字阅读新形势,科技期刊从业者同样认识到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相较于行业期刊,金属加工杂志社社长栗延文更希望称呼自己是专业媒体。因为媒体比单纯的期刊这一种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数字化时代,专业媒体应该在流程、产品、赢利模式上进行转型升级探索,不转的应该是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和推广服务,这也是专业媒体的核心价值所在。“媒体应坚守的是其核心价值,而不是传播载体、渠道及传播方式。”栗延文表示,以需求为导向,按用户喜爱的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永远是专业媒体必须坚持的方向。
▌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不断丰富,微信、微博、网站都是黏住用户、聚集目标群体的有效手段。但是,“载体不是根本,满足读者内容需求,帮助客户提升价值,这才是期刊品牌价值的核心。”栗延文说。
▌虽然期刊业发展大趋势不够乐观,但航空知识杂志社旗下的《航空知识》《航空模型》《航空学报》发行量依然稳中有升,可谓是“逆势中的一股暖流”。探寻个中缘由,与2010年以来航空知识杂志社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密集合作不无关系。“从中国隐形战机歼-20首飞成功、歼-15在‘辽宁号’航母顺利着舰,到‘神十’飞天、马航MH370事件,我们在中央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北京电视台等广电新闻媒体上多次担任对话、解说嘉宾,接受媒体采访。”航空知识杂志社副社长俞敏告诉记者,“马航MH370事件之后,《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参与央视的一档直播节目收视率仅次于汶川地震主题。”据统计,5年来,杂志社里共有7人累计参与500期广播电视节目。
▌俞敏表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带动大众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强烈渴求。广播电视媒体看重的是航空知识杂志社作为行业科技期刊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读者有了需求,杂志社能够通过及时、权威的内容,为大众解答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与广电媒体的合作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种跨界融合,杂志社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也进一步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的价值在于内容的专业性、信息的准确性、资讯的时效性。”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谈道。卓众出版旗下拥有24种刊物,多为行业技术类期刊,面向行业进行政策形势分析,提供技术指导、专业信息解读等服务。基于目前媒体形势对传统期刊的影响,卓众出版进行了定位调整和战略调整。跳出媒体的小格局,成为行业信息服务提供商,对新媒体进行资源和政策倾斜,不断开发和推出新媒体产品上线和运营。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谈到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时表示,科技期刊要借助实时统计和评价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型。也就是说,科技期刊要了解读者需求和变化,量化分析客户数据库,改善服务从而快速实现内容发布、个性推送。
▌在“互联网+读者”这种用户思维的指导下,金属加工杂志社转变了发展方式,构建了纸媒、数字媒体、活动、增值服务四位一体的全媒体产品体系,以及全媒体传播、多维互动、线上线下配合的专业信息服务体系,拥抱新媒体,加速媒体融合。以金属加工领域为例,纸媒有《金属加工(冷加工)》《金属加工(热加工)》;数字媒体有金属加工在线网站、电子刊、微博、微信、金粉商城、工作QQ群;活动有会议、比赛、征文、培训;增值服务有定制化图书、展会服务、数据服务、视频制作……“我们要充分使用一切有利于凝聚、激活用户团结在杂志社周围的渠道,帮助纸媒与时俱进,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树立品牌新形象。”栗延文说。
▌与金属加工杂志社“转型先转脑”的做法类似,创刊近60年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也在积极探索科普期刊的融合发展模式。《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郭晶谈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产制流程再造至关重要。产制流程需要对传统媒体流程重新剖析、拆分、再造、融合,以“产制共享”的方式为研发和传播优质的原创科普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何为“产制共享”?郭晶说,“产制共享”方式包括创作者共享、审核者共享、传播渠道共享、营销方式共享、设计研发共享、产品内容共享等,将纸刊的系统化、专题化、图片化与新媒体对内容的碎片化、应急化、趣味化、多媒体化相得益彰,使得科普内容在呈现形态上更加立体。同时,保护及维护原创科普作品版权,确保科学性把关审核制度执行,力求选题策划和作品创作的科学性、确保创作制作科学性。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负责建设和运营的中国科协官方科普微平台“科普中国微平台”跟踪热点、快速辟谣,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通过专家解读,《灾难比明天先到,知道这些有备无患!》一文第一时间告诉民众防灾知识,单篇传播量超过100万。埃博拉肆虐时,杂志社及时推出并主持“埃博拉出血热”互动话题,发布专业解读文章,取得了超过3000万人次的互动效果。郭晶表示,这种多态呈现、科学审定、适时发布的科普内容,较好地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产制流程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科技期刊的传播形式单一,往往以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来呈现,而借助新媒体形式,科技期刊发布的信息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表现形式。”郝振省表示,科学信息和内容将根据用户需求表现出更强的交互性特征。互动出版将打破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转而形成作者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从方式上看,以博客、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互动交流方式将成为主要出版方式之一。
▌诚如郝振省所言,俞敏也比较看好微信平台。《65年前,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回望历史,我们来看看制空权意味着什么》《80年前航拍中国,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跟小丑鱼尼莫学习在高黏度流体中提升推力》……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标题吸引着用户阅读。“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目前拥有粉丝5万人左右,今年10月1日~10日,微信号开启了引进英国DK出版社版权的畅销经典图书《飞机全书》的预售。“这几天的预售让我们尝到了甜头。通过微信支付,这本书卖出去了近300本。微信给我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俞敏说,他们还会在微信上推送一些活动信息,等粉丝能达到10万或更多的时候,经济效益还会更加明显。
▌为顺应微媒体崛起的新形势,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也确立了以一个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形成“互联网+行业媒体”“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增值服务项目”等“互联网+产品”的数字化转型格局。张品纯表示,现在定制视频、微信、电商代运营业务已经开展得较为普遍。卓众出版不断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实现形式,提升项目附加值,传统服务项目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升级换代。
▌在栗延文看来,“用户在哪,我就在哪。”以微信平台为基础,金属加工杂志社构建了“微信系列订阅号+服务号+金粉QQ群+金粉商城”的微媒产品体系,总粉丝量突破57万人,2015年上半年总阅读次数为2330多万,成为杂志社传播力最强的渠道和产品,对提升纸媒、其他产品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订阅‘金属加工’微信的用户一定是对我们提供的专业内容感兴趣的用户。这些用户现在可能是学生、从业人员、研究者,但将来他们有可能是产品采购者、企业决策人。他们提前从微信获取知识,有可能会是我们未来的潜在客户,这就是我们目标群体的价值。”栗延文表示,这也是行业媒体涉足微媒的优势所在——用户的专一、集中所释放出的潜力和价值要大于一般的大众媒体。
▌虽然一些媒体单位在微信上多有所布局,但栗延文认为还是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常常有人问我,微信未来会如何发展,如果有了新的传播平台怎么办?我认为传播方式会更新换代,但谁能帮助我凝聚用户,我就使用哪种工具。”栗延文表示,不用对一种平台过于依赖,要培养敏锐的观察意识,时刻留意哪些新形式、新功能有助于实现媒体自身的核心价值。
▌对于制约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因素,郝振省首先强调了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他表示,科技期刊面对媒介融合的环境,将从纸质期刊中超越出来,实现期刊网络化。这种网络化带来的是管理观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这就对管理层、编辑队伍、技术团队、外聘专家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达到无缝对接,是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面对期刊数字化转型,期刊社的编辑队伍也需要个人角色的重新定位,要从“版面编辑”向“科学编辑”转变。郝振省举例道,与国外期刊相比,部分国内期刊编辑还未真正理解期刊数字化带来的改变,面对向“科学编辑”“学者型编辑”“专家型编辑”转型的趋势,要求编辑把传统出版业的触角迅速延伸,将期刊出版转移到网络及其他媒介,而不再局限于纸张与印刷,最大限度地将方便阅读与享受阅读有效统一,创新编辑手段。
▌郭晶认为,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周期通常按月计算,而新媒体要求每天都要有高品质的内容,期刊社一般的人员建制难以达到。
▌栗延文也谈道,时代发展对媒体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以数字平台为基础的技能就是未来媒体人必备的技能,不掌握这个技能,就要被时代淘汰。媒体人个人职业素养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如果不懂新媒体,融合发展就无从谈起;如果不懂得寻找专业人员帮助做新媒体,也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人才问题是制约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最大问题。”俞敏也认同这个观点。新媒体与纸媒是完全不同的方式,做纸媒的人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工作思路。“我们杂志社做纸媒的编辑,文章写得最好,读者最爱看,但放在微信上效果就不行;有的年轻人编辑能力相对弱,但写微信的稿子就特别吸引人。”俞敏表示,与纸媒多年来的积累不同,杂志社新媒体工作目前依然缺少人才的储备。
【西部高科国际研发团队】,是国内最早进入云计算虚拟化和文化产业技术开发先行者,目前公共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技术市场的成熟度和产品成熟度已经到了关键点。研发团队大都来自于牛津大学、卡迪夫商学院、东京大学等;强大研发团队源自于IT、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高新技术行业十几年技术基因。公司所开发的软件、硬件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产业广泛应用引领新一代技术变革。数字文化共享、数字音乐图书馆、音乐制谱工程、数字乐谱制作。
数字化加工产业面向传媒集团、报业集团、出版社、图书馆、教育机构和政府机构等单位,提供将历史纸质内容转化为数字内容的加工服务,帮助用户实现历史资料的抢救、发掘和保护。已经形成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古汉字、少数民族文字和外国文字等多语种加工体系。同时,以数字化内容为中心,以数字网络为平台,将数字内容通过新的介质、新的终端传送给受众,实现用户的数字化转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2015 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app|官网网址 tech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2465号-1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唐山路19号 电话:0631-5661516